陆强

陆强,二级教授,博导。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中组部万人青拔、北京市科技新星。担任《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期刊编辑、《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专题编辑和副编辑等学术职务。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全国青年燃烧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分析与应用热裂解学术联合会常务理事等。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等项目4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超10000次;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合作主编/参编中英文著作/教材14部;主持/参与IEEE国际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7项。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2022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2018年和201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第3)等奖励18项。自主研发的多源生物质及有机固废高效热解资源化利用、清洁高效燃烧与安全运行、烟气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退役新能源器件高质回收利用等多项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得了规模化推广应用。

一、主要研究方向:

Ø固体燃料高效清洁热转化

Ø退役新能源器件回收和循环利用

Ø醇/氢等绿色燃料的制备与利用

Ø储能和储热

Ø综合能源系统

Ø烟气污染物治理

二、人才培养

累计指导学生获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超100人次,近2年主要获奖如下:

[1] 周新越,校长奖学金(博士),国家奖学金(博士),2023

[2] 杨 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博士),2024

[3] 谢文銮,国家奖学金(博士),2024

[4] 姬海雯,国家奖学金(硕士),2024

[5] 郭 熔,国家奖学金(硕士),2024

三、主要科研项目

[1] 中央预算内投资科研能力建设专项,多元可再生资源负碳高值循环利用及绿色替代中试熟化项目,2025-2027,40405万元,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废石墨气热提纯装备与高端利用技术,2025-2027,1486.5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退役新能源器件保护性热解机理及高质回收调控机制研究,2025-2029,230万元,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特征中间体的纤维素热解微观机理与定向调控机制研究,2023-2026,54万元,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生物质选择性热转化,2020-2022,130万元,主持

四、主要获奖

[1] 新型多温区SCR脱硝催化剂与低能耗脱硝技术及应用,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

[2] 多源生物质固废分质热解多联产关键技术及装备,2022,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3] 双室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装置与热解方法,2024,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第1发明人

[4] Gas-solid dual-circulation pyrolysis poly-generation technique for multisource biomass wastes,2023,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第1发明人

[5] 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关键技术,2016,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

联系方式:qlu@ncepu.edu.cn